简体 | 繁体 | English
·加入收藏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This text is replaced by the Flash movie.

深圳港

 

友情链接
 


广告位置
 
首页 > 深圳港 > 大铲湾

大铲湾码头

深圳西部大铲湾码头一期首两个泊位——4号、5号泊位于200712月正式投入运行,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集装箱港区已初现雏形。一期其余3个泊位计划于明年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大铲湾港区年设计吞吐能力将达到250万标箱。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宗衡出席典礼并讲话,市领导李德成、庄礼祥、张思平,香港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吴光正等出席典礼。

大铲湾港区是《深圳港总体布局规划》中确定的深圳西部待开发的大型优良集装箱深水港,是深圳市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按照规划,大铲湾港区岸线总长9210,拟建6000标准箱以上集装箱泊位15个,2000标准箱集装箱船泊位七个,驳船岸线2621,设计年吞吐能力1000万标准箱,项目总投资约250亿元人民币。港区建设将分四期进行,其中第一期工程由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香港九龙仓集团旗下的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和经营,设计年吞吐能力250万标准箱,总投资约71亿元人民币,按计划明年底一期码头5个泊位可望全部建成。

港区二期工程岸线长约1700,陆域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计划建四个10万吨级(8000标准箱)的集装箱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约200万标准箱,总投资72.7亿元人民币。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瑞介绍说,港区二期工程是由该公司与APM码头大铲湾有限公司、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合资开发和经营。根据三方协议,二期工程将在两年内实现头两个泊位投产运营,三年内实现四个泊位全部投产运营。

一期工程建成后将由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香港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和经营,可以有效缓解深圳港口集装箱泊位吞吐能力不足的现状,促进深圳东西港区平衡发展,深圳港集装箱运输业将形成东部盐田港区、西部蛇口赤湾和妈湾整合体港区、大铲湾新集装箱港区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良性格局。

大铲湾码头地处珠江入海口的大铲湾,作为可大规模开发的深水港区,地理位置优越,公路、内河交通发达,靠近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和西部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腹地广阔,对城市的交通干扰较小,是深圳西部建设规模化港口的优良港址,建成后大铲湾港区将能停泊世界最新一代的集装箱班轮。

为保证码头顺利运行,码头已引进最先进的集装箱装卸设备。双箱吊岸桥的生产效率比一般岸桥高30%,可同时起吊两个40英尺或四个20英尺的集装箱,最高负重80吨。岸桥前伸距达67,可跨越24排集装箱,能处理当今以及将来可预见的最大型集装箱船只。岸桥采用了35的超宽轨距,能同时容纳更多的集装箱拖车往来,有利于提高码头操作效率。记者了解到,码头二期项目已于20076月签订合资意向书,将由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马士基旗下的APM码头大铲湾有限公司、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合资开发和经营。二期工程计划建设48000标准箱的集装箱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00万标箱。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加紧进行立项申报工作。

目前大铲湾港是西部唯一可形成规模发展的优质港区。整个工程投资250亿元的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将建成15个深水泊位和7个中泊位,到4期工程全部完成时,深圳港可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000万标箱,接近于深圳港现有的吞吐能力。届时,深圳港将构筑起以盐田港区、蛇口赤湾和妈湾整合体港区、大铲湾港区并驾齐驱的格局,将有效地缓解深圳港集装箱泊位吞吐能力严重不足的状况,促进深圳集装箱枢纽港的进一步发展。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物流联盟: 广东 | 广西 | 福建 | 湖南 | 河北 | 山东 | 浙江 | 陕西 | 江西 | 上海 | 青岛 | 云南 | 江苏